※ 当前位置:主页 > 梵呗像韵 >

寺庙 佛塔 石窟 三大佛教建筑

发布者:中华寺








 

    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我国在南北朝时代大规模兴建寺庙成风,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内外有一千多座寺庙。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中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南朝寺庙之多。

 

    我国古代寺院的布局大都是正中路前为山门,山门内左右为钟鼓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是大雄宝殿,再后便是藏经楼。正中路左右布置有僧房、斋堂等建筑。   

 

    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宝殿,是寺院内最主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宝殿是供奉“大雄”的地方,“大雄”即佛教的始祖“释加牟尼”。   

 

    新兴的弘法寺由于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陈地,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因此,赵朴初及中国佛协其他领导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把弘法寺变成中国一流的佛教文化寺院,体现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窗口,并使之成为同海外佛教界联谊的纽带。

 

    深圳弘法寺的建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代。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弘法寺破土动工。弘法寺不同于国内任何寺院(因文革损毁而维修或重建)、完完全全是一座新建寺院,同时,也是一九四九年建国后后,国内兴建的首座寺院。当时,在深圳市有关部门的礼请下,著名高僧本焕大和尚亲率众弟子,为奠基仪式洒净说法。在完成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工程后,因故停建。在赵朴初会长的关心和推动下,弘法寺顺利完工。从此,梵音绕梁,晨钟暮鼓响彻新刹。

 

    海南南山寺于1995年11月奠基动工,建设者以大毅力智慧克服重重困难,为时两年半,金堂、兜率内院、仁王门大功初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南山寺”和“海天丛林”。恰逢1998年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纪念年,观音南巡,法云南被,爰于4月12日,隆重举行盛大祝圣祈福观音大法会。并泐碑颂告:“谋者建者,施者受者,无不解脱,悉入大悲性海,功德无量,普皆回向。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  石窟艺术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玉门关以东,在玄学的“贵无派”、“玄冥”、“独化”学说的影响下,玄学化的大乘“般若”学,也发展了起来。反映到石窟艺术上,早期的多是根据《法华经》、《维摩诘经》、《弥勒下生经》、《佛说阿弥陀经》进行创造的。这些经,一种是不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最高境界是“空”。一切以精神本体为最真实,因此在他们看来,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争胜负,就没有必要。一种是在现实社会中,既然没有办法,也得不到什么,那么在这个社会中去争什么也就没有必要了。在此类教义的指导下创造出了《法华经》中《宝塔品》的“释迦”、“多宝”佛说法像,《维摩诘经》中《问疾品》的“维摩”、“文殊”论道像,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像,以及两大菩萨——“观世音”、“大势至”像,等等。

 

    隋唐时期的佛教,继承了南北朝后期所发展起来的寺院经济。为了保护寺院的财产,他们建立了与地主阶级同样的封建宗法制和世代相传的僧侣世袭制,于是就形成了宗派。这些宗派,在南北朝大乘学的影响下,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规范制度和传法世袭。反映到石窟艺术上,是创造了更多的大乘经变,而这些经变出现的早晚,则体现了唐代各宗派形成的先后。

 

    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盘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另外,还在释迦牟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点(如诞生处的兰毗尼花园、成道处的尼连禅河、首次说法处的鹿野苑、安居处的祗陀园,从忉利天下处的桑迦尸国曲女城,化度分别僧处的王舍城、将入涅盘处的毗耶离城,涅盘处的拘尸那城,建造了八大灵塔,依次称作聚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平塔、胜利塔、涅盘塔,这些塔都是有纪念意义的。在青海塔尔寺建有善逝八宝塔,西藏布达拉宫建有如来八塔也都是为纪念释迦佛八大事迹而建造的。

 

    印度在阿育王统治时期,佛教被列为国教,塔的建立达到了空前的高潮,在孔雀王朝所统领的小邦国内分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这时期始造复钵式的塔。塔分两种,有舍利者称塔,无舍利者称支提(caitya)。现存时间最早的塔始建于阿育王时期。

 

    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大与华丽。佛塔随着佛教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便产生了楼阁式的佛塔。继而由楼阁式衍生出密檐式塔。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便派生出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式样的佛塔。并且佛塔的内容还被延伸,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一般来说,不论佛塔是什么形态、大小如何,它的基本造型是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的。塔基有四方形、圆形、多角形。塔身以阶梯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在中国,若论塔的数量和它们形式的多样,风格的丰富,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各种极富有建筑装饰美感的塔,与山川、河流、村落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总之,我国寺庙建筑全国各地比比皆是,不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筑艺术都是被中外旅游者所称绝的。 

备案号:琼ICP备07002748号
copyright © 2014 www.ChineseTemple.org ,All Rights Reserved